图源:网络
多处石库门门头、具有上海老里弄特色的墙体、路面……
在目前正闭馆修缮的中共四大纪念馆,新馆的内部结构已初具雏形,其中大量石库门元素的加入,让整个展厅的面貌焕然一新。根据计划,该馆拟于5月份基本完成展陈布置,并于7月1日前正式运营。
与此同时,中共四大纪念馆旁边的副馆(原海派文化中心)正打造国旗教育展示厅,包括国旗的诞生、国旗飘扬、以及老百姓和国旗的故事等,馆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将党史、新中国史,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做一个完整的叙述。而馆外的室外广场也将进行比较大的调整,拟增设多处红色教育内容,目前正抓紧施工。
大量石库门元素贯穿展陈全过程
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。中共一大会址、二大会址均为上海里弄的石库门建筑,但中共四大召开时的原址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毁于日军的炮火之中。解放后,中共四大会址遗址的寻访工作也是一波三折,直到1987年11月,上海市人民政府认定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为中共四大会址遗址。
2011年,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,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复同意,虹口区委区政府择址四川北路1468号四川北路公园,开工建设中共四大纪念馆。2012年9月7日,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开馆,至今已近9年。但是,中共四大召开时会址所处的里弄却长期无法确定。
中共四大召开的地方,究竟是哪里?“根据党史最新研究成果,我们找回了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时的原址里弄。”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表示,根据近两年的最新研究成果,目前得出的初步判断是,中共四大召开时会址所处的里弄应为东宝兴路“广吉里”。
基于这一党史最新研究成果,中共四大纪念馆在此次修缮布展中,大量运用了上海的石库门元素,并贯穿整个展陈过程。尤其是在此次会议从召开背景到筹备、正式召开的过程中,将带着观众,穿过“广吉里”的石库门门头,让大家沉浸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里弄中,跟随展陈寻找当时会场的情况。
“我们还原了当时会场周边的老上海里弄的风貌,比如路面、墙体等里弄元素,都大量用在了展陈当中,体现了沉浸性。”童科说,希望能打造全新的沉浸式观展体验,让大家带着问题去看展览,带着主题去看展览,带着心中的疑惑去看展览,最终知道中共四大到底是在哪里召开的。
增设“彩蛋”,放大展示字体
除了沉浸性,改造提升后的新馆,还将增加不少互动性。
“我们希望能将红色文化与年轻人关注的潮流文化相结合。”童科举例说,比如,通过运用AR技术增设了很多彩蛋,观众在展厅中,对着某件文物或建筑,通过扫码就能找到隐藏的展览内容。
而除了年轻观众外,馆方也考虑到了“白发一族”的参展需求。因此,他们在展陈内容方面做了一些调整,并把字体放大了很多,方便老年观众参观。
此外,改造后的场馆会更加“智慧”化,大量运用新技术、多媒体。“新技术的运用,一般会带来能耗问题,而在这个过程中,大数据的运用对场馆的智能化运营管理有非常大的帮助。”童科表示,比如,智能化运营系统能自动分辨人流的多少,在人流少的时候,室内灯光就弱一点,人流多的时候,有些设备就会自动打开。
纪念馆外的室外广场上,也将有比较大的变化,目前正在抓紧施工。待改造完成后,将有很多细节蕴含着党史教育的内容。比如,旗杆长度从原先的15米增加到19.25米,与中共四大1925年的召开年份相呼应等。
来源:上海虹口sh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