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了几年的行业低潮之后,XR赛道因PICO发布消费级VR新品重新热闹了起来。而另一家在年初获得字节跳动天使轮投资的公司“李未可”也计划在下月发布AR眼镜产品,同样定位于C端用户市场。
和PICO不同的是,李未可选择从数字人切入用户市场。
这家公司的第一次亮相是在2021年10月发布同名数字人,之后李未可IP和不同行业进行合作,目前在社交媒体的粉丝超过160万。一年之后,其打磨出的首款量产AR眼镜也将用该IP来命名。
李未可创始人茹忆曾是阿里天猫精灵产品总经理、小米电视合伙人,或基于这样的基因,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于To C市场。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,茹忆谈到,“李未可”是一个To C的品牌,公司希望直接和用户沟通,而数字人是一种品牌符号。
界面新闻了解到,李未可即将推出的产品是一款一体式的“AI+AR”眼镜,主要结合两方面的技术:AR能力和虚拟数字人的语音交互技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其他消费级VR、AR产品通常定位在室内文娱领域,而这款产品的使用场景是户外。李未可方面认为,AR眼镜领域始终没能出现令人满意的消费级产品,根本原因是没有挖掘到最佳的应用场景,“户外”则是其所做的选择。
茹忆表示,要解决用户在户外场景下佩戴智能眼镜的需求,就要做到足够轻薄、便携,有较长的续航能力以及很好地适应户外亮度,这对工程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据他透露,首款产品的研发周期达到8个月左右,公司大部分成员都是研发人员,规模不超过100人。
C端产品的推出,也标志着李未可的商业化将正式落地。关于此前推出的李未可及其家族IP,茹忆告诉界面新闻,目前公司还没有单独针对数字人进行变现的计划。按照公司规划,IP承担的作用是丰富内容生态,实现个性化的交互,类似于Siri之于iPhone。
茹忆在几年前就开始关注XR赛道,但他认为当时行业技术并未到位,整体的供应链也不是非常成熟。如今他选择创业,也是因为AI和AR技术的进步催化了行业发展,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AR眼镜上光学技术的轻量化。
以这款AR眼镜为例,考虑到户外场景的应用,团队首先需要在亮度方面实现突破。因此,李未可选择了MicroLED技术,后者具有体积小、高亮度、低功耗的特点。
据透露,其首款AR眼镜的显示部分搭载了JBD 0.13英寸MicroLED微显示屏,整体光机体积仅0.5立方厘米,重量只有0.6g。此外,这款眼镜采用更接近正常眼镜形态的衍射光波导方案,将“单机双目”技术应用在了消费级领域,从而避免单目佩戴的不适感、增强安全性。
除了茹忆提到的技术进步,VR、AR被业界视作“元宇宙”的入口,同样带动了大厂的入局和投融资的火热。IDC统计数据显示,2021年全球VR/AR终端出货量达到1123万台,预计2022年全球VR/AR头显设备出货1573万台,同比增长43.6%。
至于年轻用户是否愿意为这一新兴产品买单,还要通过市场来检验。